“积极培育智能家居、文娱旅游、体育赛事、国货‘潮品’等新的消费增长点。”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,培育国货“潮品”被列为促进消费的抓手之一。
近年来,国货“潮品”屡屡在国内外市场掀起热潮,这与“新中式”风格的兴起与流行密切相关。正如国漫电影《长安三万里》口碑票房双丰收,舞剧《咏春》巡演场场爆火,《只此青绿》《红楼梦》一票难求,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,也让我们的文化自信更加丰盈饱满。无论是国潮热,还是新中式爆火,这些现象的背后,都能看到人们与日俱增的文化自信,能看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。
传统文化与民族情感的共鸣,造就风格的流行。龙年春晚的《山河诗长安》,一首《将进酒》引得千人齐诵。诗歌与山河相互映衬,夜幕与银河交相辉映,触动着人们关于盛唐不夜城的记忆。这种传统与新潮结合的风格触发了人们经历史沉淀的民族情感,是东方美学的出圈,更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。因为喜爱,所以了解;愈加了解,愈加喜爱。这正是人们追求国风国潮、为新中式风格所吸引的原因。
“新中式”与现代社会的融合,沿袭温度和情怀。“新中式”风潮润物无声地滋养大众审美意趣,增强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下视觉社会、话题社会的可见度和参与度,为其创造了更多被感知、被了解的可能。此外,“新中式”的走红,是消费者与传统文化的“双向奔赴”,意味着人民群众新的消费增长点出现,也意味着文化传承与推广有了新抓手,有利于增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力与繁殖力。
“新中式”的长远发展,需建立起“护城河”,避免陷入产品同质化等。因此,要想“新中式”从网红变“长红”,商家要避免一哄而上抢流量的心态,既要挖掘消费“卖点”,更要注重产品质量,增强传统美学的厚度。对于消费者来说,要理性消费,增强质量意识与维权意识。
立足时代之新,阐发传统之美;拂去历史浮尘,焕发文化新生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“根”和“魂”,要善于以更加鲜活的方式去探索其魅力,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添彩赋能的同时,不断激扬自信自强的精气神!
媒体链接:“渝论·青年说”第三届川渝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
https://activity.cqrb.cn/qns/holder/details?id=445